防止电力系统污闪事故 我们一定要 安全为先,防患于未然
电力系统污闪事故污闪是个区域性问题,其显著特点是同时多点跳闸的几率高。绝缘等级愈低,跳闸几率愈大,且重合闸成功率愈小。华北电网1975—1985年统计表明,输电线路跳闸率为27%。1996—1997年,京津唐电网变电设备的几次污闪事故中,重合也大都失败。重合不良则意味着存在长久性故障,而多点故障则意味着多处供电失去电源,甚至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污闪的上述特点,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造成的。一个大、中型变电站,绝缘子大约有几百支甚至上千支;而变电站的进线、出线也有几条至几十条。在周围几十或上百平方公 里的地区,大气的污染几乎是相近的,雾、露、毛毛雨等潮湿的气象条件也几乎是相同的,一旦一处污闪跳闸,则表明这个地区几乎相同的几百个或上千个绝缘子个体均处于临界污闪跳闸的边缘。一处跳闸,重合闸动作,还会造成电网的振荡,使临界输变电设备又多承受一个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使设备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特别是较多设备的外绝缘抗污闪能力都低于实际承受的严酷湿污条件时,往往会造成区域性的大面积污闪事故。1989年末至1990年初,全国若干个省市的大面积污闪的根本原因就是输电线路配置的外绝缘水平相对于设备表面实际污染程度对外绝缘的要求相差太多的缘故。
前几年我国有多起大面积污闪事故发生。例如,1996年12月27—30日华东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雾,华东电网23条500kV线路中就有11条发生闪络,跳闸77次;220kV线路中24条线路闪络,跳闸58次。1996年12月,安徽省35条220kV线路有8条发生污闪事故,跳闸35次;8条500kV线路有2条发生闪络事故,跳闸6次。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0年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污闪事故1126次,变电所设备的事故有761次,到了1981—1990年,输电线路发生的污闪事故1907次,变电所设备的事故达695次。后10年的污闪事故次数比前10年又有增加,且事故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大面积污闪事故更为突出,1990年华北地区的大面积的污闪事故,1996—1997年华东地区大面积的污闪事故,以及2000年辽宁、华北、河南等地的大面积污闪事故,都具有事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严重等特点。
鸟粪闪络也是电力系统的一大危害,鸟粪闪络是指由栖息在杆塔上的鸟排泄物引起的闪络事故。从鸟类造成故障的电压看,20%发生在220 kV线路上,80%发生在110 kV线路上。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闪络事故,如雪闪、露闪、冰闪等,如华中地区发生罕见的恶劣雨雪天气和电网冰闪事故。2005年春节期间(2月7-15日),华中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恶劣雨雪天气,特别是湖南、湖北分别遭遇50年和35年一遇的罕见的冰雪恶劣天气。由于雨雪持续长达10多天,铁塔、绝缘子和导地线表面覆冰厚度迅速增加。故障线路一般导线覆冰在30毫米以上,局部在65毫米,绝缘子串覆冰在50毫米左右,杆塔覆冰达到40-80毫米,局部达到100毫米,而故障线路一般按10-15毫米导线覆冰考虑,这次大范围故障线路导线覆冰严重超出了设计标准。华中电网相继发生了从未有过的500千伏线路大范围跳闸和倒塔事故,500千伏18条交、直流输电线路跳闸共69次,局部地区、省间电网解网4次,其中湖南电网与主网解列1次,湖北恩施地区电网因葛雁线跳闸与主网解列2次,华中西部电网(川渝电网)与东部电网解网1次。解列期间,湖南电网、恩施地区电网低周减载动作,切除了少量负荷,随后很快恢复。4条500千伏线路倒塔24基,部分输、变电设备损坏,电网安全和节日保电经受了严峻考验。1998年11月1日至3日,由于异常的气候条件,阳泉地区输电线均出现雾淞、雪淞、覆冰现象,引起线路连续故障,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威胁。2002年又发生3次冰闪故障,而且兄弟单位也有同类故障发生。
电力系统污闪事故造成重大国民经济的损失,大面积的污闪事故更是电网的灾难性事故,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大气环境质量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将日趋恶化。防污闪工作是一件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的发生,降低污闪跳闸率是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国网提倡安全为先,防患于未然才是避免损失,防止污闪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是当务之急。